武汉44片闲置空地变花海,面积相当于8座

2022/10/11 来源:不详

长江日报融媒体7月1日讯(见习记者艾晨光通讯员赵琴)今年,武汉实施了一项重大举措:将市区内未开发的闲置用地打造成44处花田花海,共.83公顷,相当于8座解放公园的面积!

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养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空地有的是城中村改造后暂时闲置的土地,有的是尚未进入开工期的开发用地,如果不进行临时绿化,任由黄土裸露,一遇刮风,很容易尘土飞扬,影响城市环境和市民生活。临时改建为花田花海,一来可以降尘,二来美化了市容。所种花田都是只有几个月寿命的草本花卉,投资不大;等这些空地需要建设时,再归还给原主。

长江日报记者了解到,在这些临时绿化用地上,园林和林业部门打造的花田花海,一年可花开两季。今年4—5月栽植的花类,花期集中在6—7月;今年7月中下旬栽植的花类,花期预计集中在10月。

位于主城区的花田花海,比如江岸区、武昌区、汉阳区等,市民赏花可搭乘轻轨、地铁、公交前往;位于远城区的花田花海,比如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等,市民赏花可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前往。

眼下,花田花海绽开的首批花卉进入盛花期,这些新造景观“长”成什么样?6月30日,长江日报记者选择其中6处进行了实地探访。

江岸区连城中路与连城南路花田:波斯菊、硫华菊、百日草进入盛花期

江岸区花田花海

江岸区连城中路与连城南路交汇处附近,一处面积约为21公顷的空地“变身”为花田,种植有13公顷的波斯菊、2公顷的硫华菊、6公顷的百日草。花籽均于今年4月25日播撒下去,在6月底迎来盛花期,预计会持续到7月中旬。

这三种花类花期长,适应武汉夏季高温的气候,还将于7月底进行二次播种。

赏花路线:搭乘轻轨1号线在徐州新村站下后,往二七长江大桥方向走米左右即到。

黄陂区岱黄高速西侧花海:彩色花带绵延3.5公里

黄陂区花田花海

波斯菊、硫华菊、百日草、千日红、矢车菊、翠菊6个品种的花类,共计1.1公顷,在黄陂区岱黄高速西侧形成了一条绵延3.5公里的彩色花带。这6种花类在4月中旬完成播种,并将于8月底进行二次播种。

面积0.2公顷的柳叶马鞭草花海也开得正艳,这种花采用小苗种植,去年11月份完成栽种。主要是为了丰富花海的色彩,形成更佳的视觉欣赏效果。

赏花路线:沿岱黄高速公路驱车至乔店收费站即到。

东西湖区径河公园:紫色花海遍布两岸

东西湖区花田花海

径河公园采用播撒花籽和小苗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柳叶马鞭草的栽植。播撒花籽在3月底完成,小苗种植则在4月份进行。眼下,10公顷的柳叶马鞭草,犹如一条紫色长龙盘亘在径河上。

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助理张雄介绍,径河公园的柳叶马鞭草在7月中下旬会进行一次修剪,使其在后期再次萌发。种植柳叶马鞭草不仅让市民徜徉在紫色花海里,也打造了径河公园的独特景观特色。

赏花路线:搭乘H路、H87路、H90路、H91路、H94路公交,在临空港大道径河路站即到。

汉阳区杨泗港大桥北侧花田:硫华菊波斯菊孔雀草相映成趣

汉阳区花田花海

在汉阳区杨泗港大桥北侧与芳草路交汇处的8.5公顷的空地上,进入盛花期的硫华菊、波斯菊、孔雀草在周围高楼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娇美。

汉阳区园林局相关负责人徐红慧介绍,4月20日完成草籽播种,6月底迎来盛花期,预计会持续到7月中旬。将于7月底进行二次播种。这三种花类比较耐高温,能够组成丰富的色系。

赏花路线:搭乘地铁3号线在四新大道站下车后,沿芳草路方向步行即到。

东湖高新区西苑公园:0.6公顷紫娇花四季常青

东湖高新区花田花海

位于东湖高新区光谷四路与九峰一路交汇处的西苑公园,种植了0.6公顷的紫娇花海,宛如一株株“紫色精灵”扮靓了整个公园。

西苑公园绿化项目经理陈政介绍,这些紫娇花部分在年种植,年扩增至0.6公顷。今年的盛花期在6月底。由于紫娇花花期长,故而选择种植。

赏花路线:搭乘地铁11号线,在光谷四路站下车即到。

青山区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46个品种花卉陆续开放

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

位于青山区和平大道与园林路交汇处的武汉市园林科普公园,0.3公顷的花田里种植了多达46个品种的花类,“五一”以来,各个野花品种,如蓝蓟、凤仙花、矢车菊、醉蝶花、白晶菊,以及不同高矮与品种的向日葵、波斯菊、硫华菊等争先开放。

这一批花卉是3月13日播种的,目前很多花卉已接近盛花期的尾期,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尽快来观赏。如果错过了,要想看到更壮观的特色花海,可能要等到金秋时节。

赏花路线:搭乘路公交在园林路园林科研所站下车前往。(本文图片:记者胡九思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