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打造魅力十足独具特色生态智慧小镇北

2023/4/20 来源:不详

北京之东,运河之畔,乘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东风,潞城镇深入落实生态智慧小城镇功能定位,始终坚持创新驱动、深化改革、绿色发展、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生态环境、基础建设和社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绩,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

扬帆待航“十四五”,砥砺奋进又一程。迈入新征程,潞城镇将以建设生态智慧小镇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推动产业转型提质,打造新型总部基地,提高城镇精细化治理能力,持续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建设精神文明新风尚,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示范区、特色小城镇新型城镇化示范样板区,全力打造魅力十足,独具特色的生态智慧小镇。

回首

党建引领“文明银行”建设打造潞城基层治理新格局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也在基层。随着我国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众思想观念、利益格局及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基层治理时常陷入“堡垒后面无人随、主心骨身边没群众”的不利局面。通州区潞城镇,作为距离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最近的乡镇,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也遭遇了类似的治理尴尬。面对传统村落向新型城镇化转型过程的高质量发展需求,能否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关乎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城市副中心的长治久安。

银行里除了存钱,还能存“文明”。年,潞城镇在通州区率先成立“文明银行”。在“文明银行”里,村民和社区居民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实施文明行为、参与志愿服务便可获得积分,累积到一定标准后,可兑换相应服务。除此之外,潞城镇还把党建工作融入文明银行,将其打造成以党建为引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抓手,依托积分回馈机制调动多元主体参与,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平台。

一方面,将积分回馈凝聚的参与热情引流至“美丽乡村”建设、垃圾分类、村规民约修订等基层重点工作,打造特色品牌项目,让积分价值推动治理效能提升。例如,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通过流动红旗荣誉激励以评促改;又如,将“做好垃圾分类”作为每日积分准则;再如,在村规民约重修过程中,村民通过文明议事会及线上“文明议事厅”建言献策可积分,引导群众票选出真正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另一方面,引导多元联动,实现协同共治。通过积分流转实现多元主体互联互通,注重群众与群众、群众与政府、群众与共建单位以及共建单位之间的联动。例如,与地区农业科技园联系密切,科技园为潞城百姓提供农业科技产品与农业技术培训,潞城也为其输送志愿者协助种植园区打理及大型活动引导等,在此过程中形成了“提供服务收取积分——获得服务支付积分”的闭环流通模式。

潞城镇党委以党建引领“文明银行”建设,涵养地区文明风尚,推动了乡村社会转型和基层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借助“文明银行”平台,基层治理从过去“一切包办”向“建体系、搭平台、聚共识、促落实”转变,从行政指令式管理向社会动员式治理转变,走出了一条从引导群众参与自治到多元主体共治共享的特色乡村治理之路,有效解决了“政府主动、社会被动、群众不动”的治理难题。截至目前,全镇“文明银行”储户达到位,基本实现常驻人口全覆盖,累计积分数破百万。

坚持每周为村民更换煤气罐的朱海鹏、为邻居义务理发的孙权、主动为村里困难家庭修缮房屋的张振东、坚持打扫社区卫生的张宝国……村民身边的“文明”纷纷涌现出来,文明银行平台是一个培养文明风尚的平台。“村规民约逐步修缮;村民参政议政的能力逐步加强;社会志愿活动愈发多样;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基层的组织架构不断优化;基层党建工作开展顺利。“文明银行”平台是一个多元互动的基层治理平台。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文明银行”既是唤起文明意识,倡导文明行为的平台,又是提供公益服务、实现居民互助的平台,更是多元参与、协同共享的新时代治理平台。该平台将文明行为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教育——转化——实践——再教育,如此往复形成螺旋上升路径,最终助推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从这个视角来看,“文明银行”为基层开辟了一条特色治理之路。

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实现两手抓两不误

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为保障防疫“最后一米”,每一名基层干部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逐户逐人信息排查、24小时值守检测点、随时待命处理突发情况……随着复工潮来临,防疫工作更加艰巨。就在这个特殊时期,市、区级机关干部“好邻居”挺身而出,勇敢“逆行”,奔赴潞城抗疫一线,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时间齿轮拨回年2月28日,潞城镇召开市级机关干部下沉基层对接会,30名市级机关干部分组与大营村、小甘棠村、大豆各庄村、岔道村等村对接,简短的对接会后,市级机关干部就到各村开展工作了。

“请问咱们村目前有多少户,总人口多少,采取了哪些防疫措施,效果如何?”“来到村里我们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宣传、值班、摸排都可以参加。”来不及休息,这批“战士”就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村口值勤、测量体温、环境消杀,到处都有市级机关干部们的身影……

“您好,麻烦配合测一下体温。”“请戴好口罩,出门注意安全。”在东刘庄村值勤点,区级下沉干部王超正熟练地帮助进出村的村民测体温,登记信息。2月底正是疫情防控最关键时期,王超来到村里近一个月后又主动请缨,希望继续留在村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他说:“我想继续坚守一线,疫情不退我不退。”

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潞城镇党委、政府特面向机关全体党员干部,招募疫情防控先锋队员,各科室、机关各支部的党员干部主动请战,名队员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风雨无阻、迎雪逆行,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在疫情防控期间,潞城镇利用新媒体发布企业招聘及业务培训信息,为镇域内的稻香村、蒙牛等企业解决用工难题。同时,对园区企业和村级厂库房共43家企业的余名员工进行了核酸检测,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工达产。

为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潞城镇研究制定了扶持企业发展措施,组建工作专班,建立企业服务管家制度,加强与重点企业的沟通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截至年底,企业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情况明显改善,基本恢复到往期水平。

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助力城镇精细化治理

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垃圾分类可是时下的热点话题,正悄然改变大家的生活习惯,如何让垃圾分类工作更好推行、更有成效呢?除了加大宣传、加强引导,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也尤为关键。

引进第三方,做好“监督管家”。每天的清晨或午后,东堡村的街巷内,总会出现这样一个小团队。三个人、一辆电动车和一辆清运车,两台车时而并行,时而一前一后。三个人分工明确,停下车后,有人去查看村民家门口垃圾桶里的垃圾分类是否正确;有人则拿起手机拍照,并记录分类情况。

原来,他们是东堡村引进的第三方垃圾分类督查组的成员,宣传分类知识、日常垃圾清运、督查分类情况、保持村庄整洁是他们的主要任务。

陈亮是督查组的组长,除了日常工作外,一有空闲时间,他还骑着电动车跟在清运车后面,一起清运垃圾。同时,一边拍照留底一边用小本本记下每家每户的分类情况。遇到分类不准确的家庭,陈亮会主动敲门入户,手把手教村民进行分类。

分类“硬约束”,处罚“动真格”。平整的路面、挺拔的树木、整齐划一的分类垃圾桶……走进武疃村,目之所及,干净整洁,宽敞明亮。村民们坦言,这一成果的取得,与村庄坚持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开展垃圾分类分不开。

为加强垃圾分类力度,武疃村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真正让垃圾分类从“软引导”成为“硬约束”。某天,垃圾收集员武树礼在垃圾桶站处发现,有人将混装垃圾直接投进了垃圾桶。这让他很意外,因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还从没有人将混装垃圾直接投进桶站的,他便将这一问题反馈给了村委会。通过查看监控、入户走访询问,最终找到了投放人。原来这个人是刚搬来不久的租户,对村内的各项情况还不了解。“违反了《村规民约》,必须接受‘处罚’,在我们的监督下,他将那袋混装投放的垃圾重新进行了分类。”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

在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同时,潞城镇还持续推进物业管理这个“关键小事”。率先实现回迁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组建率、物业企业覆盖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达%;并依托基层党组织力量运行物管会。一系列措施落实后,有效提升了物业服务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潞城镇实现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与区住建委、回迁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日汇报、周商讨”机制,确保法规政策有效贯彻落实。截至年11月,潞城镇率先在通州区实现了“三率”全覆盖,物业管理体系架构基本完成。

千亩裸地变“花海”林下种出“金疙瘩”

“原来道路两侧杂草丛生,如今出门遛弯就能看到成片的‘小野花’,让人心情愉悦!”家住潞城镇小豆各庄村的魏艳荣感慨家门口变化。

村民口中的“小野花”正是潞城镇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助推乡村振兴的成果之一。面对杂草丛生、腾退拆迁后的裸露空地,年,潞城镇环保科与农业服务中心联动,为辖区裸露空地种上波斯菊、硫华菊、金光菊等花卉,形成的大片“花海”成了市民群众的打卡胜地。

据魏艳荣介绍,秋天到了她本想去大运河森林公园拍拍秋景,但刚到村边上,就看到了大片“花海”,足以满足她拍秋景的愿望了。

像小豆各庄村南侧的花丛,不过是潞城镇“花海”的一部分,其余的分散遍布在镇域各处,占地面积达多亩,然而这些地方的“前身”是腾退空地和撂荒地。

裸露空地要进行苫盖,但春秋两季风大,可能对苫盖造成影响,而且又不美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镇环保科与农业服务中心商议,决定用生物覆盖的方式,减少裸露土地避免扬尘,从而提高空气质量,改善环境。

下一步,该镇将继续利用现有生态资源,将裸地变“花海”,闲置成景点,全力推进绿化养护管理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实现视线所及处处是景的绿地格局。

除了通过花海种植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潞城镇还通过开发林下经济,助推乡村振兴。

年潞城镇启动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前疃村积极配合,把闲置的土地变成林海,村庄绿化面积不断增加。并成为镇内首批“国家森林乡村”。“村庄变绿了,怎么富起来呢?”“就利用这一片片林海!”年9月份,前疃村利用村东侧林地因地制宜在小树林里搭起大棚,种下一丛丛金黄色的榆黄菇。一方面将其作为试点,发展村内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对村内的老人进行技术培训,使其在家门口上岗。在林下,挖出了“金疙瘩”,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我有一方小院,胜过诗和远方”

一方庭院,一处花园,一种生活……走进潞城镇的乡村院落,每家每户的庭院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干净、整洁、绿色成了小院儿的代名词。

自家都不美,何谈美丽乡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小院儿当了主角,由村委会、第三方以及村民组成的评选小组到各家各户进行评选,谁美谁家就能挂上“小红旗”。

“董小姐,你嘴角向下的时候很美……”宋冬野演唱的《董小姐》,盛极一时。潞城镇大甘棠村也有一位董小姐:董文雅,她自己动手、改造庭院,给自己建了一座“小花园”,名为“董小姐的花园”。

三五平方米的院落一角能做什么?董文雅给出了答案:花草成群、四季常青。初见董文雅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早晨,她正在忙着修剪花草、提壶浇水。作为一名从事建筑设计的“八零后”,她说:“我有一方小院,胜过诗和远方。”

喜欢,注定会花心思。“董小姐的花园”在院子东边,属于半阴半晒,所以董文雅在选择绿植的时候会根据它们的“喜好”安排位置:铜钱草喜阴凉就放在墙角太阳晒不到的地方,多肉喜光就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花草错落、别具一格外,董文雅还巧用旧物作装饰,哪怕是曾经喂猪的石缸、腐朽的枯木,亦或是旧了的竹篮竹篓,经过她的装饰,“种”上花花草草,便焕发了生机。

在“最美庭院”评选中,潞城镇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像董文雅一样,自己动手将院子拾掇干净,设计一番的人家。村级评选每月一次,镇级评选半年一次,“最美庭院”评选工作已开展一年多的时间。自荐+自评的形式,也让村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清晰地了解到什么样的庭院是“美”的,并相互交流“变美”经验。

从美丽乡村延伸到最美庭院,从“政府主导”转变为“村民主动”,以小家庭的“小美”聚合乡村的“大美”,潞城镇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内外兼修,“美家美户美村”。

共赴鸿蒙共扬新风

集体婚礼助推移风易俗

年9月19日,一场特殊的婚礼在潞城镇隆重举办。仪式在“礼乐暖场击缶鸣鼓”中拉开序幕,在礼师唱诵下,新郎、新娘从龙凤通道中披红、盖头入场,新郎挑盖头,共登喜堂,互相行着“拜天礼、盥漱礼、同牢礼、合卺礼、互拜礼、执手礼、敬茶礼”,象征二人合二为一,互敬互爱,共建和谐家庭。19对新人遵照明代礼制共赴鸿蒙,喜结连理,相互见证着彼此的爱情。

这场盛大的婚礼,是潞城镇政府一直在着力打造的“集体婚礼”品牌项目。从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从古典的汉代婚礼,到华丽的唐代婚礼,再到祥瑞的明代婚礼。融入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集体婚礼,既体现了新时代青年人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又能让新人们体会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潞城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把集体婚礼融入传统文化作为品牌性工作持续开展。坚持白事“硬约束”,红事“软引导”,推出系列移风易俗主题活动和规范性文件,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构建文明规范引导体系,全面展现市行政办公区周边百姓良好精神风貌,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副中心建设和发展。

展望

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潞城快速发展

在“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潞城镇将继续以服务保障城市副中心建设、推进潞城快速发展为主要任务,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践行“绝对忠诚、立说立行、主动担当、善作善成”的潞城精神,为推动潞城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通州区潞城镇人民政府发布)

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记者:金耀飞

摄影:常鸣唐建

编辑:耿海燕

责任编辑:刘天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2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