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变身大美绿色蝴蝶,两江四岸万亩林
2023/6/24 来源:不详林水相依的东湖
武汉市域版图形状,如同一只翩翩飞舞的蝴蝶。
为了让这只“蝴蝶”变得更美,近年来,武汉市以国土绿化为着力点,以植树造林为基本功,以增绿提质为总目标,按照“简洁、敞亮、大气”的风格要求,突出建设“大园林、大绿化、大森林、大花海”,大力实施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并启动了“-精致园林三年行动计划”。这些重大绿化举措,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化大武汉建设再上新台阶,取得了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不久的未来,武汉这只脱胎换骨的“蝴蝶”,将变得更加灵动,更加迷人!
“绘”绿
两江四岸万亩林带“绘”生态长廊
长江武金堤江滩造林
池杉林、柳树林、栾树林、杨树林……各具特色的一片片树林沿长江、汉江两岸铺展,将“两江四岸”公里岸线“绘”成绿色生态长廊。
为落实“共抓长江大保护”要求,武汉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建设“安澜长江、清洁长江、绿色长江、美丽长江、文明长江”的目标任务,实施长江两岸绿化造林专项战役,建设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稳步推进国土绿化行动。
统计资料显示,长江两岸造林绿化,武汉市涉及的城区(功能区)共有黄陂、新洲、洪山、青山等7个。“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在武汉实际上不只是局限于长江两岸,还把汉江两岸纳入其中,两江四岸加起来,岸线总长度为公里。”日前,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年,坚持“生态优先、宜林则林”的原则,克服拆迁难度大、搬迁投资大、用地阻力大等困难,确保应拆尽拆、应绿尽绿。我市沿长江、汉江两岸建设防浪林、还绿林、景观林1.21万亩,占全省年度计划的%,造林绿化合格率98.6%。长江两岸造林绿化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特别是昔日杂乱无序的江北快速路江滩,经过生态修复和造林绿化,已形成了15公里亩绿色长廊,成为彰显武汉生态建设的一处靓丽之窗。
除了“两江四岸”造林绿化,长江大保护还包括生态修复项目。我市还对长江沿岸的废弃码头、采砂点、泵船点进行了取缔和整治,按“宜草则草,宜树则树”的原则进行复绿。造林绿化和生态修复并重、同时实施,这意味着,武汉市在全域性实施长江大保护。
“修”绿
65座山体“康复”重焕青春
江北快速路黄陂武湖段新造的水杉林
年,武汉人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那就是,继续在“三线三区”(即铁路、公路、水岸沿线,开发区、风景区、居民区)范围内,对因采石、采矿损坏的山体进行生态修复,让它们重焕青春。包括江夏大花山,经开区大、小军山,光谷顶冠峰,蔡甸区纱帽山、白羊山等15座残损山体完成“康复”,修复面积近亩。
在完成这些山体修复的同时,武汉市新增造林面积亩。在“康复”山体上种下的樟树、栾树、紫穗槐、湿地松等乡土树种,选用苗木均为容器苗,不仅易成活,后期养护成本低,而且树苗形美,颜值高。
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保护处处长陈敏说,近年来,武汉人的荒山绿化造林观念也在悄然“升级”:由过去对地形稍加整理就种树,广种薄收的“粗放造林”,变成了工程项目造林、精细整理地形,客土回填,容器苗种植,并配套建设灌溉设施的“精致造林”。武汉的新造林,因此成活更易,景观更美。
陈敏认为,山体生态修复,是武汉市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对生态屏障实施的一种生态保护策略。“很简单,水美了,山不美能行吗?”
武汉市大规模山体生态修复于年启动,截至目前,全市10个区共修复破损山体65座,面积1.34万亩。生态修复和绿化面积相当于19座解放公园。
笔者了解到,下一步,武汉将围绕实施长江大保护,对长江两岸17处矿山废弃地的疮疤进行修复、“美容”。主要由江岸区、蔡甸区负责实施,目前已启动,整个工程将在明年底以前完成。
“泼”绿
四环线生态带建设西段率先披“新装”
洪山区烽火路花田花海
年4月,武汉四环线生态带西段历经3年建设,率先完工。
这段生态带北起东西湖吴家山,南至沌口长江大桥北岸,长22.5公里,于年开建。经第三方机构湖北省林业勘察院勘察核实,其造林绿化面积为.6亩。
四环线的生态带南段,目前已有部分绿化工程完工。该段北起沌口长江大桥南岸,南至藏龙岛,长26公里,横跨洪山、江夏两座城区。今年4月底,长21.9公里江夏段,已长约8公里的军运会保障线路完工。4公里洪山段,绿化项目也将于12月底长完工。该路段起于沌口长江大桥,止于青菱湖。在植物选择上,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生态功能优先,绿化美化相结合;突出乡土树种,生物多样性等原则。种植的树种主要有水杉、池杉、香樟等大型乔木,还大量种植了栾树、乌桕等色叶树种,使林带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成为一条可供市民休闲观光的美丽生态景观廊道。
武汉四环线生态带建设总体规划,于年9月通过。按照规划,全长公里、双向六车道的四环线,将在沿线两侧形成各宽50米的生态廊道。这条主题为“江城山水画廊”的生态廊道,共规划造林1.73万亩,植树万株,形成“一廊·七卷·十景”景观格局。其中,“一廊”指四环线林带;“七卷”为七大色块生态林带,即通过种植特色树种,形成七幅季相变化的画卷;十景是指四环线生态带如一线串珠串起的沿线10座公园。
笔者从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部门了解到,四环线生态带建设,与道路建设同步推进,分年度实施。目前,东段和北段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启动。
“补”绿
卫星影像助2.24万亩宜林荒山染翠
宜林荒山,已经造了多少林不是重点,重点是:还有多少地方没有造林?
年,湖北省启动实施“宜林荒山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武汉市园林和林业部门依据卫星影像资料,仔细研读和判断后,按图索骥将那些藏在森林中,散落如星的“小斑秃”逐一找出,列入精准灭荒计划表。
统计显示,全市宜林荒山需精准灭荒的总面积有2.24万亩,涉及黄陂、新洲、江夏、蔡甸、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洪山等6个区。精准灭荒点位共有30个街道(乡镇)个“小班”(造林单元)需要“植发”。
武汉人雷厉风行,三年的精准灭荒任务,仅用年一年的时间就全部完成。在实践中,他们摸索出最务实的种树方式:当地适合种啥树就种啥树,这样树易成活;“小斑秃”旁边长的是啥树就种啥树,这样林相好看。
接下来武汉人要做的事,就是巩固精准灭荒成果。
年,武汉遭逢夏秋冬三季连旱,新造林纷纷“喊渴”!然而,武汉人“扛”住了这一波旷日持久的大旱,巩固住了精准灭荒成果。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武汉成功的“秘诀”是,通过顶层设计,让造林单位使尽浑身解数,呵护好新造林。造林之初,武汉就对造林单位设定了3年管理养护期,强调“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政绩”。在养护期内,树没养好,林没造好,一切损失由造林单位承担。
今年以来,造林单位补栽补造的森林面积共计亩,不到精准灭荒总量的3%。这一成果得来实属不易!
武汉人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年,在全域绿化提升的基础上,市园林和林业部门又启动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任务。按此计划,3年内,武汉市要对森林覆盖率低、立木蓄积量不大的30万亩低质森林进行质量精准提升。
“转”绿
50座冷清苗圃“变身”热门景点
开园近3年,吸引国内游客万人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央媒多次聚焦。黄陂区姚集街木兰花乡景区,创造了一个“现象级”奇迹。
然而,有谁能想到,如今这一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景点,曾经是一个具有户贫困户、个贫困人口的精准扶贫村。其凤凰涅槃的起飞点,是原本效益并不很好的木兰花乡千亩苗木基地。
武汉木兰花乡景区核心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杜堂村。年,杜堂村引回本村能人、武汉万中集团董事长葛天才。他以亩苗木基地为基础,倾心打造武汉木兰花乡景区,景区荟萃一票玩转的20种游乐项目,一年天花开不断的主题花海,华中最大的鸟语林,“木兰老家”民俗商业街等四大特色项目。
年3月,木兰花乡景区一期开园后,迅速蹿红。年,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杜堂村先后荣获“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北省最美休闲乡村”等荣誉称号,武汉木兰花乡景区也被评为“武汉最受欢迎景区”。
无独有偶。新洲区的紫薇都市田园、江夏区的安山郊野公园、蔡甸区的花博汇等景区景点,都是由市郊苗圃基地实现华丽转身和蝶变的范例。
近几年,按照省政府建设美丽乡村的要求和目标,市园林和林业局合理开发生态资源,积极建设郊野公园。该局编制了武汉市郊野公园发展规划,对原有的全市个规模以上的苗圃基地进行摸底调查,将其中一批效益低下、同质化竞争严重、经营模式单一的苗圃,以建设郊野公园为主体进行转型发展。截至目前,已推进实施并取得明显成效的郊野公园达50多个。
“储”绿
“一张图”可定位每一棵树位置
年5月至年10月,武汉市园林和林业系统完成了全市约平方公里的园林绿化资源普查工作任务,全面查清了调查范围内的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和市域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等信息,建立了园林绿化资源数据库,完善了全市生态资源“一张图”。
笔者看到,在全市生态资源“一张图”上,全市林地、湿地、绿地等生态资源情况可一览无遗,甚至能精确到全市每棵古树名木的坐标、城区道路的每棵行道树位置、每个公园的树种分布等。
年3月,年全国林业信息化率评测结果在第六届全国林业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武汉市的林业信息化率在全国市级单位中排名第四,是历年来的最好成绩。年5月,武汉市启动年园林绿化资源动态监测工作。
有了生态资源“一张图”,武汉市在林业行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更能有的放矢。笔者了解到,年,全市组织检疫执法行动61次,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发现并办理案件3件,查处非法加工经营企业3个,查处违法犯罪人员3人,涉案价值2万元,没收或除害处理疫木41立方米。
“升”绿
大树花海打造最美山水赛场
年,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按照“细致、精致、极致、卓越”的标准,“科学、合理、适度”要求、“简洁、敞亮、大气”的风格实施园林绿化,提升城市景观,呈现满城大树大绿、生态自然、鲜艳靓丽的园林绿化景观,极大改变了城市面貌,周到服务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这一盛大赛事。
市园林和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服务军运会的一个重点项目是大树补栽。通过见缝插绿、破硬植绿、借地增绿等途径,累计植树36万株,其中补植补栽大规格行道树4.7万株,新增林荫路公里,大幅提高了城市含绿量、绿化覆盖率。江夏黄家湖大道、东西湖金山大道等道路,形成了沿线两侧高大乔木绿化带景观,成为街头可辨识度最高的园林绿化景观。
此外,为烘托热烈喜庆的赛会氛围,武汉市利用现有的绿地,并将一部分闲置土地借来,建设临时绿化,用波斯菊、百日草、琉璃菊等花卉品种,营造花田花海景观,共建成机场二通道湿地生态带、金银湖沿岸、白沙洲大道东侧、武昌区原万吨冷库等40多处花田花海景观,总面积达多公顷
这些花田花海在军运会期间再度绽放,惊艳全城。10月27日傍晚,央视5频道在黄金时段,报道了洪山区花田花海的壮丽景象。
(撰文:杨晓雨贺方程明眺生赵旋摄影:胡九思何小白明眺生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