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坑变脸记70米高岩壁重长花草

2023/5/29 来源:不详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胡媛媛)扣紧安全扣、拴紧保险绳,25岁的罗松深呼了一口气,双腿微蜷抬高,沿着90度的岩壁慢慢往下蹬。偶一回头,距离他最近的岩台也有38米。

在这名90后眼中,年轻人爱玩的蹦极、跳高都是“小儿科”。这5个月来,他笑称正经历一场别具意义的“极限运动”:为废弃矿坑进行生态复绿,让裸露岩石重新长出花草灌木。

去年,雨花区对位于长株潭“绿心”内跳马镇的18个废弃矿山矿坑启动生态修复,施工难度被称为“全省之最”的龟坡片石场废址,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光秃秃的岩壁如何变得绿意盎然?面对70米高度、90度倾角,是谁在坚守劳作?今日,记者走进龟坡片石场,亲身感受神奇的“矿坑变脸记”。

“只有站在最高点,你才能发现这处岩坑宛若心型,和‘绿心’之名不谋而合。”眼前的岩壁上,一簇嫩绿的灌木枝芽已破土而出,小心翼翼抚触着,罗松仿佛已看到山花烂漫、草木欣荣的一山绿景。

揭秘:增“骨”添“肌”,岩石上长花草

“这处废坑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采石后形成的,石场已关停多年,可裸露的岩坑宛若‘秃斑’,和四周青山绿水形成反差。”龟坡片附近,废弃岩坑的点滴变化居民们都看在眼里,喜滋滋为记者指点:“你看,现在近3万平方米的坑体都已盖上防护膜,很快,扎根生长的花草灌木就能将这里变成绿坡。”

站在龟坡片石场废址的底部,吃力仰头才能看到它的顶端。70米高的岩坑分为三个台级,最平缓的岩壁都超过60度,大部分则是90度垂直。“坑度高、倾角大,在湖南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矿坑生态修复项目中,这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龟坡片石场废址修复项目负责人吕平波感慨。

从去年10月启动施工至今,光秃秃的石壁如今已被绿色防护膜覆盖。“膜布下可是大有玄机。”掀开一处绿膜,吕平波笑着揭秘:施工初期,需要对整个坑体进行清理,通过击打的方式,发现并清除危石;然后,由工人在岩体上一米米铺满包塑铁丝网,并用钢筋进行固定,“仅这两个步骤,就费时近两个月。”

吕平波形象地将覆盖岩体的铁丝网称为“骨架”,其后就需要让“骨架”生长出绿色“肌体”:在喷播机助力下,每一寸铁丝网上都被喷上含有机质、植物纤维、土壤改良剂等11种材料的新型基质土,“整个土层要达12厘米左右,先后需要喷上十次才能完工。”吕平波顺手抓起一把土壤,细细拨开,黑麦草、波斯菊、油麻藤、金银花等花草灌木的种子清晰可见,“最后两次喷播的基质土,含有30种植物种子,选择它们也有讲究,就是要耐贫瘠、耐干旱。”

坚硬岩体上有了土层“落脚”后,便用绿膜将其遮盖养护。“大约6月份就可掀膜让生态绿面自然生长,到了8月,这里就能呈现藤木交绕、绿草绵延、山花绽放的风景。”

目击:攀岩作业,“矿坑整容师”播种绿色

崎岖山道仅能让两人并排而行,路面处处是碎石和泥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沿着这样一条小道带记者攀上坑顶,44岁的陈家宽连大气都不喘:“每天走上许多趟,早习惯了。”

敲了敲固定在坑顶的铁桩,陈家宽麻利地栓上保险带、扣紧安全锁、整理好坐凳,拉绳蹬腿,身体迅速沿着岩壁往下落。在距离坑顶3米处,他平衡住身体,小心掀开保护膜观察花草灌木种子的生长情况。“前段时间雨水多,这小块地方的种子土层有点流失。”陈家宽细心地掏出一根竹签,将土层挖开,从随身背的布袋里抓出一把种子填入,再慢慢用手将土壤抚盖成原状。

对山中矿坑进行生态修复,机械能发挥作用的环节极少,绝大部分过程需要人力完成。陈家宽和他的29名工友,便是龟坡片石场废址的“整容师”。清坑、铺网、喷土、养护,都需工人攀靠在岩壁上一点点完成,即便在暑天和寒冬,也是如此。

“第一次登上坑顶时,往下看还真有点发怵。”饶是陈家宽这样有着上十年工龄的“老把式”,70米高的坑也是头回遇到。“高度容易克服,只是经日攀附岩体作业,腰酸腿疼成了常事。”在一旁的工友向顺祥插上了嘴。只要不是雨雪天,工人的高空作业时间日均达到8小时,身子被绳索悬空,移动和定位只能靠腿发力,双腿长时间保持近90度的蹬壁状态,落地后常会酸胀不已。

“大伙平时称呼家宽,都叫他老泥。”向顺祥笑道。喷洒基质土时,大型喷播机停在坑底,由工人背着连接机身的长管,将泥土均匀喷在岩面上。喷力大,基质土又特别粘稠,即便带着帽子、身着防护衣,干活特别卖力的陈家宽一天忙下来,也会变成泥人,连嘴里耳中都是泥浆。“莫笑话我,喷完土,你们哪一个不是要洗漱上半小时。”听到工友爆料,陈家宽乐呵呵地“回击”。

暖心:“90后”拍照记录“矿坑变脸记”

与岩石打交道的日子里也有暖意。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着一株小小的嫩芽顶破土层,一天天抽叶、拔杆、生长。

作为30名工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罗松在日常劳作之余,交给自己一件有点“文艺范”的任务:记录花草灌木的生长过程。为此他的手机内,每天记录的步行数都超过2.5万步,且密密麻麻存满照片。

进入三月,春风吹拂的岩壁上,陆陆续续有花草灌木抽芽冒头,隔着半透明的防护膜也能看见。每天收工后,罗松就在矿坑内走走停停,将这些惊喜拍摄下来。“春节刚过,这株紫花苜蓿就率先破土了。”罗松高兴地将一张张照片划过:“最开始冒出的是手指长的小苗,其后便窜出了两片绿叶,现在叶子越长越多,很期待它开出紫色小花的模样。”

“等到岩坑变成绿坡后,我会整理出一部图文并茂的‘变脸记’。”罗松说,前几天自己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47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