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新河为稻田筑起生态安全防线绿色防控美

2023/3/2 来源:不详

位于温岭市新河镇郑洋新村的绿色稻田周边繁花似锦,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这不仅是美化措施,还是有效的病虫绿色防控技术。

郑洋新村是我市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目前已申报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这片稻田通过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措施的应用,结合生态调控技术,在水稻周边种植向日葵、波斯菊等蜜源植物,为稻田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保障了粮食安全。

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三大主要害虫。在郑洋新村的绿色防控示范基地,新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蔡冬勤介绍,在越冬代二化螟化蛹高峰期,将残留稻桩、稻草翻入土中,灌水淹没,杀灭越冬螟虫,可大大减少虫口基数;在田埂种植波斯菊、向日葵等植物,为二化螟等天敌提供食料和栖息地;在二化螟成虫羽化始期,按每亩农田放置1个性诱剂诱杀成虫。此外,田埂边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主要诱杀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趋光性害虫,目前每盏杀虫灯能防控二三十亩稻田。如此,构成了一整套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庄稼也会“生病”,原先不少农民给庄稼治病的主要方式就是打农药。不过,由于缺少技术指导,“医术”良莠不齐,再加上长期使用化学农药,农药残留就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之一。而绿色防控技术按照“绿色植保”理念,采用农业、物理、生态方式,尽可能减少农作物对化学农药的依赖。

温岭市农水局植保耕肥能源总站高级农艺师黄贤夫介绍,综合运用绿色防控技术,种植水稻每季可减施1~2次化学农药,化学农药使用量可下降20%~30%,既保证了防治效果,又避免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在稻米上残留超标,从而有效保障了稻米质量安全。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在新河、箬横、大溪等地建立绿色防控示范基地3个,核心示范面积多亩,辐射示范面积2万多亩,助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市农水局了解到,我市相继出台《温岭市水稻化肥定额制施用技术指导意见》《温岭市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温岭市农业生产“肥药双控”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用于农药零增长和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的专项资金达多万元,为各示范区的农药减量控害提供技术、资金、物资装备等方面的扶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35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