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海心沙四种待遇,在广州的一个成波斯菊
2022/11/9 来源:不详提起海心沙,无人不晓。年广州亚运会让它“暴得大名”。从此,来到花城广场的人,都要大拍广州塔西塔大剧院省博物馆图书馆等新中轴线上的新地标,自然要带上海心沙。目前,海心沙又被“花痴”们包围,广州种植面积最大的波斯菊花海就在此,还免收门票,地铁3号线广州塔站转APM线海心沙站出来,就有这样的福利,谁不图?
当前海心沙盛开的波斯菊花海同属地铁3号线、往南的沥滘站,出来就是海珠区沥滘村。这个被戏称为“城中村航母”的村子,紧邻珠江后航道,与番禺隔江相望。正所谓“未有河南,先有沥滘”,沥滘在南宋年间便已开村,是海珠区(即河南)开发最早的水乡重镇。如今,在村子的岸边,依旧停泊着一些渔船。望向江中,能看到一个货运码头模样的岛,这个岛也叫海心沙。
沥滘海心沙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新光大桥旁珠江南航道的海心沙和猎德大桥旁珠江北航道的海心沙,哪个是正品,哪个是山寨?两个海心沙都位于广州新中轴线上,地铁3号线都经过,如果存在“山寨”,那么也算高仿了!
沥滘海心沙位置首先,广州本来就有很多带“沙”字的地名。沙面、沙基、黄沙大道、大沙头、二沙岛、磨碟沙、南沙……就算不是本地人,坐地铁也数得出几个“沙”。为什么这样命名呢?因为古时珠江江面宽阔,部分陆地常浸入水下,退潮时或枯水期才浮现的称之为“沙”。
广州地铁沿线经过的“沙”再看看带“沙”字的地名所在的地理位置——沙面在白鹅潭畔,清初名为“中流沙”,清末运石修堤,才改称沙面岛。离沙面不远的黄沙同样是珠江冲积而成,曾是疍民的聚居点。吃货熟悉的“太平沙财记”源自越秀北京南路的太平沙街,此地在明代还是珠江上一小岛,因清初岭南诗人陈恭尹题有“太平烟浒”而得名。爱泡吧的童鞋熟悉的珠江啤酒厂博物馆和琶堤,都在磨碟沙。磨碟沙在古时形状如碟,常年被江水打磨,因此得名……
老字号太平沙财记磨碟沙琶堤海心沙也不是什么高冷的专有名词。相反,在珠三角,人们习惯把位于江中、又没有名字的沙堆统称“海心沙”(因古代珠江是海)。除了上文说的广州两个海心沙,在珠江水系里还有别的海心沙。佛山的九江水道、陈村涌水道,也各有一个海心沙。
九江的海心沙,是西江中的一个由河沙堆积而成的小岛,没有海只有西江经过。形状似一片枫叶。岛上一部分为香蕉种植园,另一部分则属于海心度假村,90年代初开发,占地约亩。所以,如果九江周边的人说要去海心沙玩,别以为他们要跑来广州的花城广场,他们只是去他们自己的海心沙休闲一下。
九江的海心沙沥滘的海心沙比猎德大桥旁的海心沙历史久多了。很可惜,亚运会的开闭幕式没有选择它,而是选择了年轻的那个。没选择它就算了,北边那个海心沙出名后,沥滘的海心沙不得不更名为南海心沙。如今的南海心沙,只是广州港的河南港务分公司下属的一个开放式码头,和天天游客络绎不绝的北海心沙根本没得比。
沥滘界碑石虽然没有城市新中轴线的地标建筑为邻,也没有大面积花海,沥滘仍是个有看头的地方。喜欢探索、深度了解广州的人会来沥滘看有名的卫氏大宗祠(广东四大宗祠之一)、民国时期的广州-番禺界碑,以及被后来居上的海心沙。是你的话你愿意去看哪个海心沙?
沥滘新春飘色演出,后为卫氏大宗祠图片来自乡下台、黎梓杰同学、阿寶Twinkle、一直致力于减肥的小妮子、m81****71、浮动的云08、叶叶--、阿强Keung、王子语,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