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用多个版面齐赞青

2023/3/18 来源:不详

得了白癜风怎么治 http://m.39.net/pf/a_4673902.html

8月12日

《光明日报》《经济日报》

以全彩图文并茂的形式

用多个版面齐赞青海!

具体有哪些内容?

我们一起来看!

↓↓↓

《光明日报》

时间:8月12日

版面:第6版—第7版

题目:《大美青海幸福江源》、《高扬党的思想旗帜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小财政托起大民生》、《生机勃发看青海》

大美青海幸福江源

“山,是这里的山最雄伟。水,是这里的水最清澈。青海的山哟青海的水,山水相连高原江山多壮美……”

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有着山之宗水之源路之冲的美誉。70年来,青海山青水绿经济社会稳步发展;70年来,青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跨步向前。

今天的青海,生态地位无可替代,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生态优势就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就是最大的发展,民生福祉就是最大考量,青海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青海的道路正在越走越宽广。

 

巍巍昆仑之巅,浩浩三江之源。

“青海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多样的高原生态环境,久远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生态产业发展的理想之地。”青海省省长刘宁说,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今年6月,青海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这是青海积极推进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发展“回音”。进入新时代,开放的青海全力打造柴达木、三江源、祁连山、环青海湖、河湟地区等五大生态板块,积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坚定实施生态报国战略,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高站位把握、高起点统筹、高标准推进、高效率落实……“三江源碧水行动”“绿剑行动”“绿盾检查”;水污染综合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土壤环境安全防控,农牧区人居环境改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面推进,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用实际行动留住蓝天绿水和青山。

如今的青海,蓝天在增多,河湖在变清,绿色在拓展,生态文明建设步伐铿锵有力。8个市州政府所在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2%;湟水河出省段水质达标率为%;森林覆盖率由年的不到1%提高到7.26%……

今日的三江源,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千湖美景”再度归来;藏羚羊、藏野驴、雪豹、白唇鹿等濒危动物种群数量恢复增长;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由年的吨增长到年的8.8万吨,增长近34倍;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由年的只增加到年的只。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坚决守好蓝天碧水和净土,像保护“眼睛”和“生命”一样守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和生动实践。

大江东流,奔腾不息;三江河畔,绿意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持续推动绿色发展,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绿色发展新路。

青海没有海,却有集中成片的“蓝色光伏海洋”。

盛夏时节,距离青海湖南岸不到70公里的塔拉滩风和日丽,在这片总面积77.9平方公里的荒滩地上,太阳能光伏发电站一个接一个,沿着天际线铺展开来,遮天蔽日,看不到尽头。这片昔日荒凉单调的戈壁滩,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座生机盎然的能源城。走进它,你就能感受“水光互补”创造的生态奇迹。目前,青海省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达到万千瓦,居全国第一,已成为世界上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最集中的地区。

丰富的能源资源,让青海持续刷新“绿色发电”的世界纪录。

年6月9日零时至23日24时,青海连续15天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了年创下的“绿电9日”世界纪录。靠风、光、水发电,如此大规模、长时间,确保安全、平衡和稳定,这是对多年来青海省清洁能源发展的一次实力验证,这是青海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目前,青海新能源装机总容量已占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46.7%。

同时,青海省正在加快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建设,世界首条专为清洁能源外送而建的特高压通道——青海至河南±千伏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已开工建设,不断唱响的绿色发展旋律让青海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步伐坚定而自信。

绿色是青海的底色,也是最亮的幸福色。打好绿色发展这张牌,青海靠的不光是绿色制造工程,更有许许多多的绿色惠民富民工程。幸福卡阳、美丽边麻、花海上山庄、飞行小村麻拉河……从前默默无闻的贫困村庄,如今个个声名鹊起,绿色发展理念让穷山沟变了样。

青海是除西藏之外的第二大藏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7%,民族自治地区面积占比达98%。70年来,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多文化交融,让各民族密切交往、和睦共处,塑造了青海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青海集西部、民族、贫困地区于一身,民生福祉,脱贫攻坚举足轻重,关乎全局、关乎长远、关乎根本。”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说。改革开放以来,青海坚持“小财政办大民生”,将75%以上的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努力增进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惠及青海各族人民,青海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全省幼儿园从年的2所发展到年的所,覆盖了全省所有乡镇;学有所教,藏区所有学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劳有所得,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6.7万人,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次;病有所医,全省医疗卫生机构数增长到家;老有所养,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到个;住有所居,仅年,全省实施保障性住房和各类棚户区改造项目45.2万套;弱有所扶,全省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作为扶贫开发任务重、难度大的省份之一,年以来,青海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年的24.6%下降到年底的2.5%。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人均元增加到年人均元,年均增长10.9%。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农牧户住房得到根本性改善,90%以上的贫困户有了安全住房。各行业部门累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7亿元。走出了一条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高原特色的扶贫道路。

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化作一份份温暖人心的民生清单;一个个民生工程的接力,夯实着新青海的建设步伐。

70年砥砺奋进,70年硕果累累。

如今,青海牢牢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形成以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农牧业为架构的绿色发展方式。青海将矢志不渝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让青海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谱写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青海篇章!(记者万玛加)

青海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一批产教深度融合、高原特色鲜明的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涌现。图为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级电梯工程技术专业班学生在实训。新华社发

青海省围绕文化名省建设目标,着力抓好具有青海特色的重点精品剧目创作。图为青海省演艺集团民族歌舞团演出民族舞剧《唐卡》。新华社发

高扬党的思想旗帜建设现代化新青海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届青海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经历和战胜了各种考验挑战,极大地推动了全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进步,青海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各项要求,深入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把奋斗目标、美好蓝图、治青方略变为现实,不断开拓青海各项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书写高质量发展青海篇章。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我们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集约化有机化品牌化方向,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打造“四个百亿元”产业,培育壮大十大特色农牧产业,成为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通过“百项改造提升工程”“百项创新攻坚工程”,推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已具雏形。全力推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十大现代服务业产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逐渐向精细化和高品质转变,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7.1%。经过长期努力,青海经济总量由年的1.23亿元增长到年的.23亿元,初步实现经济增长由生产要素驱动向要素与效率共同驱动、效率与创新联合发力转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物质基础。

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青海地处西部高原,发展不足是现实之困,必须与时俱进深化省情认识,主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对重大问题的求解性思维,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二、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打造美丽中国的亮丽名片。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对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最大贡献。我们把建设生态大省、生态强省作为主攻方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向纵深发展,确保了“一江清水向东流”。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文明体系,建设主体功能区,取消28个县市区GDP等4项考核指标,设置各类生态管护公益岗位12.6万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不断形成。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建立五级河湖长体系,大规模推动国土绿化,城乡环境绿意更浓。以“五大生态板块”为重点,推进三江源二期、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等一大批重点生态工程,区域生态功能从整体上得到恢复和强化。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青海示范。经过长期努力,截至年底,湿地面积跃居全国首位,青海湖水域面积达到18年来的最大值,森林覆盖率达到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广袤高原生机勃发,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提升。

实践证明,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青海是三江之源,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必须坚决担负起生态保护的政治责任,坚守“生态环境只能变好,不能变坏”的底线,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目标导向,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省内外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三、坚持创造高品质生活,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扶贫脱贫、增加收入、医疗健康、教育公平、稳控物价、安全稳定等问题,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聚焦脱贫攻坚,优化政策供给,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全省75%左右的财政支出用于民生事业,新增就业持续增加,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5%,养老、医疗、低保等基本实现全覆盖。藏区所有学生和西宁、海东贫困家庭学生实现15年免费教育,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控,民生保障从低水平广覆盖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迈进。城乡文化阵地建设扎实推进,民族舞剧《唐卡》在全国巡演,电影《天幕》反响热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新青海精神进一步弘扬,“环湖赛”成为青海金色名片。民族团结进步大省建设稳步推进,藏传佛教寺庙管理“三种模式”有序运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植根群众心中。经过长期努力,截至年底,实现25个贫困县摘帽、44.3万人脱贫、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2.5%,年底将实现绝对贫困“清零”。连续8年全省无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平安青海建设再上台阶,雪域高原安定祥和、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实践证明,在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牵动全局的工作,必须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立足新时代,建设新青海,青海省委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抓牢政治建设这个根本,将“两个维护”作为首要任务,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确保政令畅通、不打折扣。狠抓思想建设这个基础,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深化理论武装,加快“两弹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学院建设,建设“新青海精神高地”主题教育展馆,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年轻干部“选育用管”全链条机制,全面落实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狠抓重要节点作风建设,从严查处典型问题,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生态环保领域问题专项治理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巩固和拓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成果。经过长期努力,青海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规矩立得越来越严,环境营造得越来越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进一步形成,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基础不断夯实。

实践证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念头。青海突出政治引领,激励担当作为,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冷静清醒、增强行动上的勇毅执着,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坚定全面从严的政治自觉,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作者:中共青海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文学之花在高原绽放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成立70周年的贺信中,深刻阐述了文艺事业、文艺战线对党和人民的重要意义。正值全国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青海全省上下热烈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青海解放70周年之际,生活和工作在青海的我,深深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春风吹拂高原大地的蓬勃力量,欣喜地看到青海文学之花在高原大地绚丽绽放的美好图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青海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作协的大力支持下,青海省作协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作品建设、队伍建设、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文学事业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广大作家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采风为主要创作形式,聚焦生态保护、精准扶贫、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等重大现实题材,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青海建设的崭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作家队伍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壮大。省级作协会员从人增加到人,新增人,增幅高达95.04%;国家级作协会员从54人增加到人,新增51人,增幅为94.44%。经省作协推荐,我省作家约余人(次)参加了鲁迅文学院、浙江文学院等不同班次的培训,文学创作水平不断提升;为贯彻落实深化改革要求,年,青海省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成立,进一步加强了对我省网络文学创作的引领和对网络作家的组织引导。

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主动承担起培根铸魂的职责使命,以精品力作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写。近年来,青海省作协通过组织实施文学发展项目,先后编辑出版《青海青》《玉昆仑》《野牦牛》等系列文学丛书、《青海,我的家园》《青海文学十年精选》《野牦牛翻译文学十年精选》《史诗肖像》《天果洛》《玉树篇章》等近册优秀作品集;省级文学刊物《青海湖》出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等专刊;我省作家在《人民文学》《十月》《当代》《诗刊》《民族文学》《钟山》《花城》等全国知名文学刊物刊发作品逐年增多,全省作家出版文学图书达多册。其中,辛茜的长篇报告文学《尕布龙的高地》、海桀的中篇小说《麦仁磨快的刀子》、仲新春的长篇小说《金玉斗》等作品引发了一定社会反响。我省作家先后多次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茅盾文学新人奖”、《人民文学》年度作品奖、青海省“五个一工程”等各种文学奖项或期刊作品奖,优秀作家的部分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等文字推介到国外,不断地将青海故事和青海声音送出高原、传向世界。

立足新起点,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繁荣文学创作,振奋民族精神,真切领悟时代、人民与文学这个宏大命题的深刻内涵,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增强“四力”,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推出更多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彰显民族文化精神的优秀作品,为新时代继续砥砺奋进提供精神动力。(作者:梅卓,系青海省作协主席)

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青海解放70周年。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历史性跨越。

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中,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牢植根于青海大地,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创造了青海经济发展的人间奇迹。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分别是年的58.6倍和51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95亿元,是年的1.15亿倍;全省人均GDP突破美元。

青海高寒缺氧,经济落后,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欠发达地区的所有特点和困难。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牢牢牵住发展这个“牛鼻子”,以小财政托起大民生,集中全省75%以上的财力用于改善民生,高质量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高水平均衡发展社会事业,高层次完善民生改善保障机制,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青海进入了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历史时期。年,全省城镇人均住房面积由年末的29平方米提高到36.5平方米,0多个村庄的水、电、路、房、林等生产生活水平全面改善。年,全省汽车拥有量每百户家庭达到34辆,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9万户,乡镇实现全覆盖。

70年沧桑巨变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时刻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大的经济任务和重要的政治任务,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才能谱写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的光明前景和美好未来。(作者:孙发平,系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澜沧江玛可河林区。资料图片

青海省民族服饰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张名片。图为藏族服饰展示。资料图片

生机勃发看青海

70年风云际会,70年筚路蓝缕,青海和祖国发展相伴相随,迎来自己的黄金时代。

青海神奇而美丽,令人心驰神往,让人魂牵梦绕……70年来,怀揣着梦想,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把他们的青春、热情、事业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这片神奇的热土。看今日之青海,饱含生机、迸发活力、充满希望,令国人刮目相看。

说青海,一定要先说精神。长期以来,“两弹一星”精神、“五个特别”青藏高原精神、“两路”精神、“玉树抗震救灾”精神、“人一之我十之”实干精神等,鼓舞和感召着全省党员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奋勇拼搏。进入新时代,激励青海前行的精神又融汇成“登高望远、自信开放、团结奉献、不懈奋斗”的“新青海精神”,流进“青海人”的血液里。

带着这股劲头儿,从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23亿元,到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青海加速起飞,实现跨越式发展。但仅有GDP还远远不够,今天的青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深化省情认识,创新治青理政思路,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各项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为新青海建设释放势能,激发存量,奋力开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新局面。

70年探索前行,着力打好生态、资源两张“王牌”。推进重点生态保护工程,让一个个绿色奇迹在高原大地上次第绽放;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今年又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青海示范。建成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群和龙羊峡兆瓦水光互补电站;今年6月,“绿电十五日”再创世界新纪录;四个“千亿元”产业、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八大绿色产业技术体系已具雏形,新能源装机突破1万千瓦……如今,青海已经将优势变为机遇,积蓄起今后发展的重要引擎。

70年变革创新,发展“蹄疾步稳”亮点频现。粮食产量连续十年突破百万吨,有机枸杞产量居全国首位,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落地青海。生态文明制度、司法体制、医药卫生体制三大“国字号”改革试点,带动青海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推向深入。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积极推进兰西城市群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发展基础更有保障,交通出行方式多样,购物办事便捷高效,经济社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

70年初心不变,民生福祉稳步提升,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接续推进。医联体建设、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走在全国前列……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动摇、加大力度支持民族区域加快发展、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走过70年,现在是青海最自信的时代,也是最生机勃发的时代。展望未来,青海各族儿女必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青海各项事业厚积薄发,蒸蒸日上。(作者:杨燕玲,系青海日报评论员)

《经济日报》

时间:8月12日

版面:第10版—第11版

题目:《青山绿水铺就幸福底色》、《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共享成果》、《新青海新理念新作为》

青山绿水铺就幸福底色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青海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贫穷到富裕的历史性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年,青海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较年的1.23亿元增长倍。如今,青海正大力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等建设,民生保障持续升温,经济社会驶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6月11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启动大会在西宁召开。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点改革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确立了“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

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公布,标志着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步入建设阶段。

“把三江源国家公园建成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三江源共建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先行区,青藏高原大自然保护展示和生态文化传承区……”从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启动至今,经过青海省几年来的艰苦实践和开拓创新,这里不仅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也成为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保护典范。瞄准“一年夯实基础工作,两年完成试点任务,五年设立国家公园”的工作目标,青海誓让“一江清水向东流”。

为创新工作模式,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于年6月组建成立;同年9月26日,又组建了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3个园区管委会,整合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机关职能,实行集中统一综合执法,对3个园区所涉及的多个县开展大部门制改革,确保园区管委会高效统一实施生态保护管理……

作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一项重大改革,青海制定了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全面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共有名生态管护员持证上岗;3年来省财政共投入5亿元资金,户均年收入增加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在12.31万平方公里的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每年流出的多亿立方米源头活水滋润着华夏大地。“千湖美景”重现,余种野生动物在这里栖息生存,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就达到了11种。

年3月,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青海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的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青海片区实施方案》,全面部署落实33项试点任务。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调查成果顺利通过国家专家组评估验收。

青海省省长刘宁表示,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全力推进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创下了具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经验。同时,着力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关系,有力改变“九龙治水”局面,切实解决了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和进展。

当前的青海,从东向西、由南至北,已建立起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特点的森林、湿地、荒漠生态系统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全省三江源、青海湖流域、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黄河干流五大地理区域。

开辟清洁能源发展新天地

“风力、光热、水电”是青海的独特优势。青海近年来将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以重大产业和项目为突破口,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青海年连续7天小时实现全省%清洁能源供电,打破世界纪录;年连续15天小时%依靠可再生能源供电,真正实现了用电“零排放”。《青海能源发展报告》显示:年,青海省发电装机容量2万千瓦,同比增长10.1%。其中,新能源发展势头迅猛:光伏装机万千瓦,风电装机万千瓦,光热装机6万千瓦;全年发电量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09%。

随着《青海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方案(-年)》印发,青海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建设海南州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多种电源互补外送至中东部地区;建设海西州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持续推进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建设、建设高原千万吨级油气当量勘探开发基地、稳步推进核能供热及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国家级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构建新能源技术创新体系、搭建新能源检验检测服务平台……

据介绍,青海依托清洁能源资源富集优势,积极建设四大清洁能源基地,推进核电发展、非常规能源资源开发“两项”前期工作,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青海大力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围绕光热、分布式发电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抢占新能源产业主导权,正稳步壮大清洁能源产业。

青海还以%清洁能源使用和能源民生为着力点,逐步构建与清洁能源生产相适应的产业体系、消费体系。争取到年,在部分重点行业、领域、地区实现全年%清洁电力供应。

此外,青海还大幅提高了海西、柴达木、海南电网断面输送能力,加强清洁电力汇集能力,将潜在的清洁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到年,年外送中东部地区清洁电量约1亿千瓦时,约占全省发电总量的55%,帮助中东部地区减少碳排放量1.2亿吨。

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表示,全球能源变革正处在一个转折点,要倍加珍惜和充分运用各项成果,开辟出清洁能源发展的一片新天地,把青海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清洁能源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因地制宜持续改善民生保障

盛夏之际,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村级光伏扶贫2号电站已投产,至此,全省47.2万千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并网发电。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青海省委省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光伏扶贫产业发展,为全省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设总规模47.2万千瓦的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这将给每个村每年带来约30万元收益,成为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阳光存折”。为集中攻坚深度贫困地区,青海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和扶志扶智行动,已帮助12个县(市)顺利通过国家及省两级评估,公示摘帽。

青海省扶贫开发局局长马丰胜说,青海省着力统筹财政专项、行业扶贫、地方配套援青等资金,形成了“六位一体”的投入保障机制。年到年青海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亿元,年均增长27.9%。

青海出台多项政策织密社会保障网,连续10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连续15年提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将60周岁及以上贫困人员全部纳入养老保险……

7月16日,青海社保厅重点治理全省各类在建工程项目及已竣工但仍存在欠薪的工程项目,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法人单位、自然人两大公共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省严格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全省农民工工资清欠率达98.5%。

为不断充实百姓的“钱袋子”,青海谋划早、聚焦准、举措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1.0%;全省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10.4%。

住房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需求。为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持续推进,青海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30套;今年开工棚户区改造套,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套,农牧民危旧房改造户,青海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玉宏石晶)

新青海新理念新作为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滚石上山的魄力和勇气,坚持改革开放创新,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积极践行“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青海用青山绿水的底色、高品质生活的主色、高质量发展的亮色,擘画出一幅欣欣向荣的壮美画卷。

西宁:高原绿城正崛起

提起西宁,许多人之前想到的是大西北、苦寒地、陈旧落后。如今,当你来到西宁市,会惊叹于它的满眼绿色、整洁时尚、温馨安逸。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宁经济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市场经济繁荣活跃,城市面貌今非昔比,农村经济发展迅猛,对外经济日趋活跃,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市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年,西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32元和元。西宁以1%的地理空间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走出了一条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这座高原绿城正在迅速崛起。

波斯菊、牵牛、一串红、金鱼草、万寿菊等各类花卉扮靓西宁;湟水河、南川河、北川河和北山美丽园4条绿道两侧宛如公园;街头主干道、绿地和广场,丛丛鲜花美丽绽放……俯瞰西宁,绿染山川,“彩”绘街巷,生机勃勃。西宁市委、市政府时刻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认识“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全力以赴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六大建设行动。驰而不息的蓝天保卫战不断刷新着西宁的蓝天纪录,南北两山森林覆盖率由年的7.2%提高到7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人均公园绿地12.5平方米。

“绿色崛起”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西宁走得铿锵有力。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基因,城市绿色发展需要绿色产业来支撑。

随着城市和产业转型升级,西宁产业向现代新型产业体系发展,以更绿色环保的方式转移,新兴产业从“起跑”到“奔跑”,传统产业循环节能低碳化改造稳步推进,经济生态化转变步伐逐步加快。西宁大力培育多个经济增长点,瞄准打造3个经济增长极和3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聚焦锂电、光伏光热、有色合金高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资源精深加工五大产业集群,实施工业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已具雏形。

同时,西宁坚决关停并转一批高污染企业,在城区停建一批高层商住建筑并实施绿化改造,并将甘河工业园区原亩工业用地用于建设西宁园博园,相当于放弃了每年多亿元的工业产值。

近年来,西宁用小财政守护大生态,坚持生态优先、民生优先,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从“以人为本”着手、以绿色发展主题贯穿推进城市各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按照“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格局,建设城市中心平方公里的绿芯森林公园,以西宁主城和多巴新城“双城”建设为主,推进人口、产业和服务向城区西部、南部和北部聚集,打造支撑发展的新平台,加快形成支撑城市发展的六大功能板块,塑造西宁经济发展新版图。

西宁还加快构建“四横十五纵一环”的主干路网体系,实施3年攻坚计划,全面建成“外环内网”和“畅通西宁”工程。打造海绵城市先行区;持续打造南北山国家环城生态公园,深入开展美丽家园绿化行动。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打开西宁的民生发展路线图,一项项惠民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无不让人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分量”。

西宁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十大幸福城市等荣誉称号,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绿色,已经成为西宁最鲜明的符号,成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新优势。

格尔木:戈壁滩上四季青

夏季,走进戈壁新城格尔木市,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格尔木城市绿化覆盖率超过20%。城内高楼林立,广场、公园随处可见,好一幅半城绿树半城楼的现代化都市风景。

“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等一块块金字招牌,见证着格尔木的绿色发展成果。多年来,格尔木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变了昔日荒滩戈壁的景象。年,格尔木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7%;河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为%;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城市舒适度以及人民群众满意度与日俱增。

近年来,格尔木坚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恪守生态优先理念,把绿色引领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不遗余力做实做好治山理水文章,描绘生态文明新画卷:积极争取环保项目和专项资金,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加强城市扬尘治理以及道路车辆监管和机动车污染防治;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格尔木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先行的重要理念,立足实际,大力保护现有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遏制土地荒漠化,深入实施“三环”绿化战略,努力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和数量,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实施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退耕还林、国家重点公益林等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由年的2.10%提高到3.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7.04平方米。以实施国土绿化提速3年行动为抓手,着力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加快推进城镇绿化,年完成国土绿化工作任务0.73万公顷,落实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42.8万公顷,新增城市绿地12.5公顷,城市国土绿化规模持续扩大。

说起格尔木这几年生态环境的变化,格尔木市林草局副局长贾青松深有感触:“早些年,这里气候干旱少雨,风沙很大,树种十分单一,树木成活率也很低。近些年,格尔木生态环境大幅改善,风沙小了,雨水多了,空气也清新了。我们种植了云杉、杏树以及一些果树,同时试种了牡丹、郁金香等花卉,都取得了成功。这些极具观赏性的树木和花卉深受市民喜爱,也把城市装扮得充满生机和活力。”

在道路枢纽地段、城市中心广场的绿化过程中,格尔木栽种的大量常绿树种及景观树造型增添整体景观色彩,逐步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基调,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来到这里。

海东:生态农牧富万家

海东有78%的农业人口,在大规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始终不断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如今,海东粮食产量占全省比重的53%、油料占42%、蔬菜占42%、各类肉产量占26%、蛋产量占38%,引领着全省农牧业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海东把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作为生态建设的根本举措,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广农牧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东市委书记鸟成云认为,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海东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的理念,进一步巩固提升好“全省农业看海东”的地位。

当盛夏的阳光洒在海东平安区石灰窑乡上唐隆台村田间地头时,村民沈才虎已经开始打扫牛圈、给牛喂食,家里的“钱袋子”正是靠养牛鼓起来的。

近年来,海东在“牛、羊、草”上做文章,积极探索“以农载牧、以牧富民”,促进农牧业结构调整,提升农牧业效益和农民收益。

“我们坚持以草定畜,草畜联动,同时又大力发展饲草产业,加快形成种养结合模式,为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平安区草原站站长李积海说,对农民而言,种植饲草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模式,还能让土地变得更有经济价值,节约了养殖成本。在政策推动下,以往的粗放饲喂方式也开始改变,使用青贮玉米、青贮燕麦等饲料饲喂牛羊已经在规模养殖场户中得到普遍应用。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畜牧业转变发展方式,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迫在眉睫。海东适时提出并实施了“养殖进小区”工程,鼓励支持养殖户推进规模化养殖和生态牧场建设,让畜牧业发展走上生态兼效益的可持续循环发展之路。

年,容生生态养殖场被划定在禁养区内,按要求必须依法搬迁。年,海东市乐都区政府科学规划选址后,计划为该养殖场在新址新建占地亩、年饲养生猪30万头的现代化、规模化、高科技、环保型和标准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的养殖基地。提档升级后,容生生态养殖场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了。

海东还将传统小规模分散养殖方式向规模化现代化养殖方式转变,高标准建设一批具有公益性质的“托牛所”“托羊所”“托猪所”,让更多农户参与到畜禽养殖,做到了保供给、保生态、保安全三者并重;通过全域生态大牧场,实现粪污的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循环利用,实施有机肥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目前,海东有容生、弘育等10余个规模化“养殖小区”在加快建设。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清德说,海东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基础上,不断调整畜牧业产业空间布局、发展思路和经营管理方式,全力支持发展农区畜牧业,大力推进畜牧业“进沟上山”和生态牧场建设,不仅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做到了保生态、保供给、保食品安全,为全省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海东经验”。(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马玉宏石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37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